前言:
伊朗发起针对以色列的第10波次导弹攻击,美军防空系统参与拦截,但美以防空系统携手还是毫无办法。伊朗的高超音速导弹,让美以号称能拦截一切导弹的防空系统全部现出原形。尽管以色列号称控制了伊朗德黑兰领空,能够派出隐身战机自由进出,但是这并不能挡住伊朗对以色列发起导弹袭击。以色列的优势很明显,但是以色列的劣势同样明显。美国号称铜墙铁壁的萨德和宙斯盾系统,在伊朗导弹面前也被打出原型,失去了其传统的魔力。
1
伊朗饱和攻击,一场颠覆现代防空理念的实战检验,让美以防空神话彻底破灭。伊朗已经对以色列发射了10个波次共300多枚导弹,突防率已经达到了50%,美以联合多层防空体系全部失准,威力大大降低。伊朗的攻击首次在中东实战中同时使用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进行混合打击;首次实现多方向、多高度、多类型导弹的协同突防;首次在实战中检验了西方最先进防空系统对抗大规模导弹袭击的真实效能。
纸面数据与真实表现差异悬殊,美以防空系统不可战胜神话破灭,非对称作战背景下,传统规则正在被颠覆。面对伊朗导弹突袭,以色列“铁穹”系统很快就出现弹药短缺问题,而部署在以色列南部的“爱国者”防空导弹连很快就因为导弹不足而挂出免战牌,以色列高端拦截导弹箭式拦截弹也快速告急。被美国寄予厚望的“萨德”系统(THAAD)虽然成功拦截了几枚中程弹道导弹,但其48枚的备弹量在如此规模的攻击面前无异于杯水车薪。
更为重要的是“萨德”系统(THAAD)在与伊朗导弹的正面对抗中因为拦截失败而首次被击毁,这不仅仅创造了萨德系统首次被击毁的记录,而且让世界见识了这款神话般导弹拦截系统的脆弱一面。以色列的箭2反导系统、箭3反导系统、大卫投石索反导系统,在伊朗的新型中程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面前表现的这么不堪,确实令人费解。
社交媒体上流传的特拉维夫市中心建筑起火、民众惊慌逃散的画面,彻底打破了以色列本土长期以来的“安全神话”。伊朗方面宣称他们还没有拿出最先进的防空导弹,如果以色列继续对伊朗进行攻击,下一步将拿出更先进导弹。美军号称世界最强大的萨德系统,抗饱和攻击能力的理论局限,在伊朗导弹袭击中变成了残酷现实。
“宙斯盾”系统——尽管一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有90多个垂直发射单元,但实际配置中只有部分装填标准-3拦截导弹(通常不超过30枚),伊朗的10个攻击波次轻松耗尽了这些有限的反导资源,导致后期来袭导弹的拦截率明显下降。更加尴尬的是,美军不仅仅在高超音速导弹研发上十分落后,在拦截高超音速导弹上同样十分落后。美国导弹防御局局长乔恩·希尔海军中将曾公开承认,现有反导系统对高超音速武器的拦截概率远低于50%。
2
美军认清现实:面对伊朗已经非常吃力,就算在亚太投入再多兵力也无法实现自己战略野心。伊朗的经验告诉美军,美军在亚太地区部署再多兵力和防空系统,在中国火箭军庞大且先进的导弹库面前都将失去战略意义。我们的导弹可不是伊朗的导弹可以比拟的,鹰击21远程反舰导弹,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和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每一款都领先伊朗很多年。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是高超音速导弹的绝对领跑者。中国已经研发出来了多款高超音速导弹,尽管具体数量不详,但是数量绝对在伊朗之上。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有着完善的产业链和强大的导弹生产能力。中国的导弹生产能力举世无双,五角大楼评估认为,在全面动员情况下,中国军工企业可年产上千枚中程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美国任何防空系统都无能为力。
与伊朗尚处初级阶段的高超音速武器不同,中国已经部署了东风-17成熟型号,采用乘波体设计,最大速度超过20马赫,美国任何防空系统都毫无作用。中国还开发了多种突防辅助手段,包括电磁脉冲弹头、诱饵弹、雷达干扰装置和分导式多弹头(MIRV)技术,美国根本没有应对能力。我们比伊朗先进的不仅仅是导弹数量、性能,还有完善的体系。
解放军发展了复杂多梯次的打击体系,能够将不同射程、不同速度、不同弹道的导弹组合使用,形成立体化攻击波次。比如首波使用电磁脉冲弹瘫痪敌方雷达和指挥系统;次波以高超音速导弹打击关键防空节点;随后以大量常规导弹实施饱和攻击;最后用巡航导弹清理残余目标。美军在亚太的拦截弹必须依赖长途海运或空运,战时补给线易受攻击,难以维持长期消耗,根本不具备与中国对抗的实力。
胜亿配资-配资公司有哪些-全国排名前十配资公司-线上配资平台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