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您这是怎么了?"小丽看着母亲微凸的腹部,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张秀芳站在女儿面前,脸色苍白如纸,双手不由自主地护着肚子。
7个月前,她满怀热情地来到女儿家帮忙带孩子,谁知道等待她的竟然是这样的结局...
那一刻,所有人都傻眼了。
01
春日的午后,张秀芳正在厨房里忙活着晚饭,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妈,是我,小丽。"电话里传来女儿有些疲惫的声音。
"小丽啊,怎么这个时候给妈打电话?"张秀芳放下手中的菜刀,"是不是小宝又闹腾了?"
"妈,我想和您商量个事儿。"小丽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犹豫,"您看,小宝现在刚满月,我和志强都要上班,婆婆身体又不好,这带孩子的事儿实在是..."
展开剩余96%张秀芳心里咯噔一下,立即明白了女儿的意思。
"你是想让妈过去帮你们带孩子?"
"妈,我知道这样麻烦您了,但是我们实在没办法。"小丽的声音里带着哭腔,"您也知道,现在请个保姆多贵,而且不放心。我和志强商量过了,想请您过来帮忙几个月,等小宝大一点,能送托儿所了再..."
听着女儿的话,张秀芳心里五味杂陈。
她今年47岁,正是身体相对健康、精力还算充沛的年纪。丈夫三年前去世后,她一个人在老家的小县城生活,日子虽然平静,但也有些孤单。
"小丽,你别哭了。"张秀芳温和地说,"妈当然愿意帮你们,这还用说吗?小宝是妈的大孙子,照顾他是应该的。"
"妈,谢谢您!"小丽的声音里充满了感激,"那您什么时候方便过来?"
"这样吧,我收拾收拾,明天就坐车过去。"张秀芳毫不犹豫地说,"家里也没什么放不下的,反正一个人也没意思。"
挂断电话后,张秀芳看着空荡荡的房子,心情有些复杂。
女儿小丽今年25岁,大学毕业后在西安工作,去年和同事志强结婚。小两口工作都很忙,收入虽然不错,但在西安这样的大城市,生活压力还是不小。
特别是有了孩子之后,各种开支更是水涨船高。
张秀芳理解女儿的难处,也愿意为她分担。
毕竟,这是她唯一的女儿,也是她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了。
第二天一早,张秀芳就收拾好行李,坐上了前往西安的长途客车。
路上,她一直在想着即将开始的新生活。
带孩子对她来说并不陌生,当年小丽小的时候,她也是一手带大的。
但那时候她年轻,现在已经47岁了,体力肯定不如从前。
不过为了女儿,再累也值得。
下午三点,张秀芳终于到达了女儿家。
小丽和志强住在城南的一个小区里,两室一厅的房子,虽然不大,但装修得很温馨。
"妈,您累坏了吧?"小丽迎出来接母亲,脸上的疲惫显而易见。
"不累,不累。"张秀芳放下行李,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孙子,"小宝呢?在哪里?"
"在卧室睡觉呢,刚喂完奶。"小丽带着母亲走向卧室,"您轻点,别吵醒他。"
看着襁褓中安静睡觉的小宝,张秀芳的心都要化了。
小家伙长得很像女儿,白白嫩嫩的,睫毛很长,小嘴微微张着,呼吸均匀。
"多好的孩子啊。"张秀芳轻声说,"妈一定会好好照顾他的。"
志强下班回来后,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晚饭。
"妈,真是太麻烦您了。"志强诚恳地说,"我和小丽工作都比较忙,实在分不开身。"
"一家人说什么麻烦。"张秀芳笑着说,"再说了,我一个人在老家也没什么事儿,过来帮你们带孩子,我心里也高兴。"
"妈,那您住主卧吧,我和志强睡客厅。"小丽提议。
"那怎么行?"张秀芳摆摆手,"我住客厅就行,反正晚上还要起来喂奶,住客厅方便些。"
经过一番讨论,最终决定张秀芳住在次卧,小宝的婴儿床也放在那里,方便她夜里照顾。
当天晚上,张秀芳就正式开始了带孩子的生活。
02
小宝虽然才满月,但已经显出了婴儿特有的作息规律——白天睡觉,晚上精神。
第一个夜里,张秀芳几乎没怎么睡觉。
小宝一哭她就起来,换尿布、喂奶、拍嗝、哄睡觉,一套流程下来至少要半个小时。
刚躺下没多久,小家伙又开始哼哼唧唧。
"妈,您太辛苦了。"第二天早上,小丽看着母亲满眼血丝的样子,心疼地说,"要不我请假在家陪您几天,等您适应了再..."
"没事儿,妈还行。"张秀芳强打精神,"你们该上班上班,家里有我呢。"
"可是您这样身体会吃不消的。"
"刚开始都这样,过段时间就好了。"张秀芳安慰女儿,"当年你小的时候,妈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嘛。"
送走了女儿和女婿,家里就只剩下张秀芳和小宝两个人。
白天的时候,小宝相对安静一些,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
张秀芳趁这个机会收拾房间、洗婴儿用品、准备晚饭。
但即使是睡觉,她也不敢离开太远,总是隔一会儿就去看看,生怕小宝出什么问题。
"小宝乖,奶奶给你换个干净的尿布。"张秀芳轻声细语地跟孙子说话,动作轻柔得像对待易碎的瓷器。
小宝似乎很喜欢奶奶,每当张秀芳跟他说话的时候,总是会睁大眼睛看着她,有时候还会咧嘴笑。
"小丽,你看小宝多聪明,已经认识奶奶了!"晚上女儿回来后,张秀芳兴奋地分享着白天的发现。
"真的吗?"小丽也很高兴,"妈,您真有经验,小宝跟您这么亲。"
就这样,张秀芳渐渐适应了带孙子的生活。
虽然每天都很累,睡眠严重不足,但看着小宝一天天长大,她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两个月过去了,小宝明显胖了一圈,脸蛋红润,身体健康。
"妈,小宝现在长得多好啊!"小丽抱着儿子,满脸幸福,"都说您带得好。"
"那是当然,奶奶带的孩子能不好嘛。"张秀芳自豪地说,"你看他现在多结实,抱在手里沉甸甸的。"
邻居们也经常夸奖张秀芳。
"您这奶奶当得真尽职,我每天都听见您在房间里哄孩子。"住在隔壁的李太太说,"现在像您这样的奶奶不多了。"
"孩子是自家的宝贝,当然要用心照顾。"张秀芳谦虚地回应。
但是长期的劳累也开始在她身上显现出来。
首先是睡眠不足导致的精神状态变差,经常感到头晕、乏力。
其次是长时间抱孩子、弯腰换尿布等动作,让她的腰背开始疼痛。
"妈,您要不要去医院检查一下?"小丽注意到母亲的变化,"您最近气色不太好。"
"没事儿,就是有点累,过段时间就好了。"张秀芳不想让女儿担心,"你们工作这么忙,我这点小毛病算什么。"
"妈,您的身体最重要,可不能硬撑着。"志强也劝说,"要不我们请个钟点工,帮您分担一些家务。"
"花那个冤枉钱干什么?"张秀芳摆摆手,"我还没到干不动的时候。"
为了不让女儿担心,张秀芳总是强颜欢笑,把所有的不适都藏在心里。
她告诉自己,这都是暂时的,等小宝大一点就好了。
03
时间一晃,张秀芳来到女儿家已经四个月了。
小宝现在五个月大,活泼可爱,会翻身了,也能认人了,见到奶奶就咧嘴笑,让张秀芳的疲惫一扫而空。
"奶奶,奶奶!"小宝虽然还不会说话,但会发出各种声音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小宝想奶奶了是不是?"张秀芳每次听到孙子的声音都会心花怒放。
但是这段时间,她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些不对劲。
最开始是食欲的变化。
以前她食量正常,现在却经常感到恶心,特别是早上起床的时候,有时候还会干呕。
"可能是太累了。"她这样安慰自己。
紧接着是睡眠问题。
虽然每天都很累,但躺在床上却经常失眠,有时候半夜醒来就再也睡不着了。
更奇怪的是,她开始对一些平时喜欢的食物感到反感。
"妈,今天做红烧肉吧,您平时最爱吃的。"小丽周末在家,主动提出要做菜。
"不用了,我现在不太想吃肉。"张秀芳皱着眉头,"做点清淡的就行。"
"妈,您最近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小丽察觉到了母亲的异常,"您看起来脸色不太好,而且胃口也变差了。"
"没事儿,可能是春天到了,有点春困。"张秀芳找了个理由,"再说了,人到了我这个年纪,身体难免有些小毛病。"
但张秀芳心里其实也有些担心。
她开始留意自己身体的各种变化,发现除了恶心、食欲不振之外,还经常感到莫名的疲惫。
有时候明明没做什么重活,却感觉累得不行,连抱小宝都觉得吃力。
"是不是更年期提前了?"她在心里猜测,"听说有些女人四十多岁就开始更年期了。"
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测,她偷偷查看了一些关于更年期的资料。
确实,更年期的症状包括疲劳、恶心、情绪波动等,似乎和她现在的状况很像。
"应该就是更年期吧。"她稍微安心了一些,"忍忍就过去了。"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她开始真正担心起来。
那是一个周三的下午,张秀芳正在厨房准备晚饭,突然感到一阵强烈的恶心。
她赶紧冲到卫生间,趴在马桶边干呕起来。
这种感觉太熟悉了,熟悉得让她心里一颤。
"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她在心里否定着某个可怕的想法。
但是身体的反应是骗不了人的。
从那天开始,她每天早上都会出现严重的恶心症状,有时候甚至会真的呕吐出来。
更让她担心的是,她发现自己的例假已经两个多月没有来了。
"一定是太累了,内分泌失调。"她努力给自己找理由,"或者就是更年期的表现。"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不得不面对一个令人震惊的可能性。
五个月的时候,她开始注意到自己的腹部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虽然不明显,但作为经历过怀孕的女人,她对这种变化太敏感了。
"不会的,我都47岁了,怎么可能..."她在镜子前仔细观察着自己的身体,心里充满了恐慌。
但是不管她如何否认,身体的变化都在告诉她一个可怕的事实。
六个月的时候,变化变得更加明显了。
她的腰围明显增加,以前的衣服开始变得紧绷。
更重要的是,她开始感受到一些轻微的胎动。
那种熟悉的感觉,像小鱼在游泳一样的感觉,让她彻底无法否认现实了。
"天哪,这怎么可能..."她一个人坐在卧室里,抱着头,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
47岁,意外怀孕,这对任何女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更何况她现在的情况如此特殊——她是来帮女儿带孩子的,如果被发现怀孕了,会造成多大的轰动?
女儿会怎么想?邻居们会怎么议论?
最关键的是,孩子的父亲是谁?
想到这里,张秀芳的心里涌起一阵巨大的恐慌和羞耻感。
04
七个月了。
张秀芳站在镜子前,看着自己明显凸起的腹部,整个人都在颤抖。
这个秘密她已经独自承受了太久太久。
每天看着女儿和女婿忙碌的身影,每天抱着天真可爱的小宝,她的心里都承受着巨大的煎熬。
她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知道该跟谁说。
更可怕的是,随着月份的增加,她越来越难以掩饰自己身体的变化。
"妈,您最近是不是胖了一些?"小丽无意中的一句话,让张秀芳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可能是在家待得太久,缺乏运动吧。"张秀芳勉强笑着回答,心里却慌得不行。
"也是,您天天在家带孩子,确实没时间出去活动。"小丽没有多想,"等小宝大一点,您就可以带他到楼下转转了。"
但是张秀芳知道,这个秘密很快就要藏不住了。
她的肚子每天都在变大,行动也越来越不便。
更让她恐惧的是,她根本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即将到来的现实。
47岁生孩子,对她这个年纪的女人来说风险极大。
而且,这个孩子来得如此突然,如此不合时宜,她该怎么向女儿解释?
夜深人静的时候,她经常一个人躲在卫生间里偷偷哭泣。
她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做错事的小孩,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后果。
"也许我应该找个机会跟小丽说实话。"她有时候会这样想,但每次看到女儿忙碌疲惫的样子,话又咽了回去。
她不想在这个时候给女儿增加负担,更不想看到女儿失望和震惊的表情。
时间一天天过去,张秀芳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她开始失眠,食欲不振,整个人显得憔悴不堪。
"妈,您真的没事吗?"小丽越来越担心母亲的状况,"我看您最近精神状态很不好,要不我陪您去医院检查一下吧。"
"不用,不用。"张秀芳慌忙摆手,"我就是有点累,休息几天就好了。"
去医院?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一去医院,所有的秘密都会暴露。
但是她也知道,这个秘密已经快要藏不住了。
就在这时,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彻底打乱了她的所有计划。
那是一个周六的上午,小丽难得休息在家。
张秀芳正在客厅里逗小宝玩,突然感到一阵强烈的腹痛。
"啊!"她忍不住痛叫出声,身体不由自主地弯了下去。
"妈!"小丽听到声音,赶紧跑过来,"您怎么了?"
"没...没事,可能是岔气了。"张秀芳强忍着疼痛,试图站直身体。
但是疼痛并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强烈。
"妈,您脸色这么难看,肯定有问题!"小丽扶着母亲,"我马上带您去医院!"
"不要!"张秀芳激动地说,"我真的没事,就是有点累..."
话还没说完,她就感到下身一阵温热。
低头一看,鲜红的血迹已经渗透了裤子。
这一刻,她知道,一切都完了。
"妈!您流血了!"小丽惊恐地叫道,"志强!快来帮忙!"
志强听到声音赶紧跑过来,看到眼前的情况也吓了一跳。
"快!快送医院!"
在去医院的路上,张秀芳躺在后座上,看着女儿和女婿焦急的背影,眼泪无声地流下来。
她知道,这个藏了七个月的秘密,终于要曝光了。
而等待她的,将是比身体疼痛更加痛苦的精神煎熬。
当救护车的警报声响起时,张秀芳闭上了眼睛。
她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面对女儿,如何面对这个破碎的家庭,如何面对那个即将失去的生命...
05
急诊科的走廊里,一片忙乱。
"家属在哪里?"医生拿着检查报告走出来,神色严肃。
"医生,我是她女儿。"小丽急忙迎上去,"我妈妈怎么样了?"
医生看了看小丽,又看了看志强,欲言又止。
"医生,您说吧,不管什么情况我们都能承受。"志强握着妻子的手,给她力量。
"是这样的..."医生深吸了一口气,"患者现在的情况比较复杂。她怀孕了,已经28周了,但现在出现了先兆流产的症状。"
"什么?"小丽感觉脑子里嗡的一声,"您说什么?怀孕?"
"是的,怀孕28周,也就是7个月左右。"医生确认道,"而且由于患者年龄较大,属于高龄产妇,风险很高。"
小丽感觉天旋地转,如果不是志强扶着,她几乎要摔倒在地。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她喃喃自语,"我妈妈都47岁了,而且她是来帮我带孩子的,怎么可能..."
"医生,会不会是误诊?"志强也难以置信,"或者是别的疾病引起的腹部隆起?"
"我们已经做了B超和血液检查,结果很明确。"医生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决定如何处理。考虑到患者的年龄和目前的出血情况,我建议..."
医生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手术室里传出的一阵紧急铃声打断了。
"不好,患者大出血!"护士急匆匆地跑出来,"医生,快进来!"
医生立即冲进了手术室,留下小丽和志强面面相觑。
"志强,我是不是在做梦?"小丽抓着丈夫的胳膊,"我妈妈怎么可能怀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丽,你先冷静一点。"志强也很震惊,但他知道现在必须保持理智,"不管怎么样,先让医生救人要紧。"
手术室的红灯亮了起来,医生们在里面忙碌着。
小丽坐在走廊的椅子上,整个人都呆住了。
她无法理解,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母亲来帮她带孩子,竟然自己也怀孕了?
这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可现在却真实地发生在她面前。
"孩子的父亲是谁?"这个问题像针一样刺痛着她的心。
母亲一直一个人生活,除了来女儿家帮忙带孩子,平时很少和外人接触。
那么,孩子的父亲到底是谁?
就在她胡思乱想的时候,手术室的门开了。
"家属!"医生走出来,摘下口罩,"患者的情况很不乐观。由于大出血,胎儿已经保不住了。现在患者本人也处于危险状态,需要立即进行子宫切除手术来止血。"
"什么意思?"小丽站起来,"我妈妈会有生命危险吗?"
"现在出血量很大,如果不及时止血,确实有生命危险。"医生严肃地说,"但是子宫切除是一个很大的手术,特别是对于她这个年龄的患者来说,风险也很高。"
"医生,求您一定要救救我妈妈!"小丽眼泪直流,"不管花多少钱,我们都愿意!"
"我们会尽全力的。"医生说,"但是现在需要家属签字同意手术。"
志强接过手术同意书,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风险提示,手都在抖。
"签吧。"小丽哽咽着说,"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救妈妈。"
手术继续进行,红灯再次亮起。
走廊里只剩下小丽和志强两个人,还有那个在婴儿车里熟睡的小宝。
"志强,你说我妈妈会不会..."小丽不敢想象最坏的结果。
"不会的,一定不会的。"志强紧紧抱住妻子,"阿姨身体一直很好,她一定能挺过去的。"
但他们都知道,除了祈祷,他们什么也做不了。
时间过得很慢,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煎熬。
三个小时后,手术室的门终于开了。
"手术很成功,患者已经脱离生命危险了。"医生疲惫地说,"但是需要在ICU观察48小时。"
"谢谢医生,谢谢!"小丽激动地握着医生的手,"我妈妈什么时候能醒过来?"
"麻醉药效过了就会醒,大概2-3个小时。"医生说,"但是她的身体很虚弱,需要好好休养。"
看着ICU里插满管子的母亲,小丽的心情五味杂陈。
庆幸的是母亲保住了生命,但那个未出生的孩子...
"志强,我现在该怎么办?"她低声问丈夫,"我该怎么面对妈妈?该问她什么?"
"先让她好好休息,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志强安慰道。
但他们都知道,有些问题是无法回避的。
当张秀芳醒来的时候,看到女儿红肿的眼睛,她什么都明白了。
"小丽..."她虚弱地叫女儿的名字。
"妈,您醒了。"小丽握住母亲的手,"您感觉怎么样?"
张秀芳看着女儿,眼泪无声地流下来。
"对不起...对不起..."她重复着这三个字,再也说不出别的话。
小丽也哭了,她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该问什么。
这个家庭的平静,就这样被彻底打破了。
06
三天后,张秀芳终于可以说话了。
病房里只有母女两人,小宝被志强带回了家。
"妈,您能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吗?"小丽坐在床边,声音轻得像羽毛,"孩子的父亲是谁?"
张秀芳闭上眼睛,仿佛要把自己藏起来。
"小丽,妈妈对不起你..."她的声音颤抖着,"妈妈做了一件特别糊涂的事情。"
"妈,您说吧,不管什么事情,我都能承受。"
张秀芳深深吸了一口气,开始讲述那个她埋藏了七个月的秘密。
暖阳之下的秘密
06
三天后,张秀芳终于能连贯地说话了。病房里拉着浅灰色的窗帘,滤掉了窗外正午的强光,只剩下柔和的光晕裹着床头的监护仪,滴滴的声音轻得像落在棉花上,却每一下都敲在母女俩的心上。
小宝被志强带回了家,此刻病房里只有她们两人。小丽坐在床边的折叠椅上,手轻轻搭在母亲没插针的手背上——那只手曾经无数次帮她梳辫子、给她洗衣做饭、抱着小宝哄睡,如今却瘦得能摸到突出的骨节,皮肤也失去了往日的光泽。
“妈,您慢慢说,不着急。”小丽的声音比平时放得更软,她怕自己的急切会吓着刚从鬼门关走回来的母亲。
张秀芳的喉结动了动,先喝了口小丽递来的温水,才缓缓闭上眼睛。再睁开时,眼底蒙着一层水雾,像老井里积了很久的潮气。
“那是你爸的老工友,叫周建国,你小时候见过的,就是总给你带糖吃的那个周叔叔。”
小丽愣了一下,脑海里模糊地浮出一个轮廓——中等个子,笑起来眼角有两道深纹,每次来家里都会从口袋里掏出水果糖,糖纸是亮晶晶的玻璃纸,能映出她蹦跳的影子。她记得后来周叔叔也成了家,搬去了县城另一头,就很少再见面了。
“你爸走的头一年,我日子过得难。”张秀芳的声音飘得很远,像在说别人的故事,“冬天水管冻裂了,我蹲在厨房地上哭,水漫得满脚都是,是老周听见了——他住得不远,知道我一个人,总绕过来看看——冒着雪来帮我修的。他手冻得通红,指甲缝里都是泥,我让他喝口热水,他说啥也不肯,修完就裹紧棉袄走了,临走还说‘有事你喊我’。”
从那以后,周建国就成了张秀芳生活里的一道微光。她感冒发烧,他会骑着电动车送药过来;她去菜市场拎不动菜,他总能“恰巧”碰到,顺手帮她拎回家;她对着丈夫的遗像发呆,他也不说话,就坐在旁边陪她剥一会儿花生,偶尔说两句以前和她丈夫一起干活的趣事,让她不至于总陷在悲伤里。
“我知道他的情况,他爱人五年前走了,儿子在外地打工,他也是一个人过。”张秀芳的手指轻轻蜷缩起来,攥住了盖在身上的薄被,“我们俩都没提过啥,就是觉得,有个人能说说话,日子没那么孤单。”
真正的意外,发生在张秀芳来西安的前一天晚上。
那天她收拾完行李,已经快十点了,门外突然传来敲门声。打开门,是周建国,手里拎着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她爱吃的酱菜和几个刚蒸好的菜包子。
“听说你明天要去西安,”周建国的耳朵有点红,不知道是冻的还是别的,“路上吃,车上的饭不好吃。”
张秀芳让他进屋坐,给他倒了杯热茶。两人坐在客厅里,聊起小丽小时候的事,聊起小宝刚出生的照片,聊到后来,气氛就沉了下来。
“你一个人去那边,要照顾好自己。”周建国看着她,眼神里有她没读懂的情绪,“小丽两口子忙,你别啥活都自己扛,累了就说。”
“我知道,你也照顾好自己。”张秀芳说着,鼻子就酸了——她突然意识到,这一去西安,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家里就只剩下周建国一个人了。
那天晚上,周建国走的时候,她送他到楼下。冬夜的风很冷,他突然转身,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叠得整整齐齐的信封,塞到她手里。
“这里面有两千块钱,你拿着。”他的声音有点急,“西安花销大,万一需要用钱,别跟孩子开口,你一个人在那边,手里得有俩钱才踏实。”
张秀芳要把钱还给他,他却不肯,两人推搡着,她不小心撞到了楼道的墙壁上。他伸手扶她,手掌碰到她的肩膀,两人的目光撞在一起,都愣了。
后来的事,张秀芳说得很轻,轻得像一阵风。她说那天晚上她脑子乱了,想起丈夫走后的孤单,想起未来在西安的未知,想起眼前这个人一直以来的照顾,情绪就没绷住。她说他们都喝了点酒,她说她知道不对,可她控制不住自己。
“第二天早上我醒过来,他已经走了,留了张纸条,说让我别担心,他会等我回来。”张秀芳的眼泪终于落下来,砸在被子上,晕开一小片湿痕,“我那时候就慌了,我想找他,可又怕别人看见。我想着,可能就是一次糊涂事,不会有事的,就赶紧收拾东西来了西安。”
来西安之后,她每天忙着带小宝,累得倒头就睡,可只要一闲下来,就会想起那个晚上。她不敢给周建国打电话,怕小丽听见,只能偶尔给他发条短信,问他好不好。
直到后来,她开始恶心、停经,才意识到出事了。
“我那时候就慌了,”张秀芳抓着小丽的手,力道大得让小丽有点疼,“我想过偷偷去医院打掉,可我不敢——我都47岁了,我怕出事,怕我走了,小宝没人带,你没人管。我想过跟你说,可我怎么说啊?我怕你觉得妈丢人,怕你觉得妈不守妇道,怕你跟我生气……”
她的话没说完,就被小丽抱住了。
小丽的眼泪蹭在她的肩膀上,热乎乎的。她以为自己会生气,会震惊,会质问母亲为什么这么糊涂,可真听到真相时,心里只剩下心疼——心疼母亲这三年来的孤单,心疼她藏了七个月的恐慌,心疼她明明承受着这么大的压力,却还在帮自己带孩子,硬撑着不喊累。
“妈,您没错。”小丽的声音哽咽着,“您也是人,您也该有自己的依靠,您不该一个人扛这么多。”
张秀芳愣住了,抬起头看着女儿。她以为女儿会怪她,会嫌弃她,可小丽的眼神里只有心疼,没有一点责备。
“那个周叔叔,”小丽擦了擦眼泪,握着她的手,“他还在等您吗?”
张秀芳点了点头,眼泪又涌了上来:“他给我发过短信,问我啥时候回去,我说等小宝再大一点……”
“那我给他打电话。”小丽说着,就掏出了手机,“他该知道您出事了,他也该来看看您。”
张秀芳想拦,却被小丽按住了手。
“妈,您不用怕。”小丽看着她,眼神很坚定,“您没做错什么,您只是想找个人陪您过日子,这不是丢人的事。以后有我呢,我不会让您再一个人扛了。”
小丽拨通了周建国的电话,电话响了没两声就被接起,那边传来周建国略带沙哑的声音:“秀芳?是你吗?你还好吗?”
“周叔叔,我是小丽。”小丽深吸一口气,“我妈她……她住院了,在西安的第一人民医院,您要是方便的话,能不能来看看她?”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周建国急促的声音:“我马上来!我现在就去买票!小丽,你妈没事吧?她到底怎么了?”
“您别着急,医生说她已经脱离危险了,就是需要休养。”小丽说着,看了一眼母亲,发现母亲正看着她,眼底有泪光,却带着一丝释然。
挂了电话,病房里又安静下来。监护仪的滴滴声还在响,却好像没那么刺耳了。
“小丽,”张秀芳看着女儿,声音里有愧疚,也有感激,“妈给你添麻烦了。”
“妈,我们是一家人啊。”小丽笑着,眼泪却又掉了下来,“一家人哪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等您好了,我们一起跟周叔叔好好聊聊,以后的日子,咱们一起过。”
张秀芳点了点头,闭上眼睛,嘴角慢慢勾起一个浅淡的笑容。她藏了七个月的秘密,终于说了出来;她扛了这么久的压力,终于有人替她分担了。她知道,未来的路可能还会有坎坷,但她不再是一个人了。
07
周建国是第二天早上到的西安。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外套,头发有点乱,眼睛里布满血丝,手里拎着一个破旧的行李箱,显然是一路没合眼。
小丽在医院门口接他,看到他风尘仆仆的样子,心里又酸了——母亲没说错,这个人,是真的在乎她。
“小丽,你妈呢?她现在怎么样了?”周建国一见到小丽,就急切地问,目光在人群里找着张秀芳的身影。
“您别着急,我带您上去。”小丽接过他手里的行李箱,“我妈昨天睡得挺好,早上还吃了点粥。”
到了病房门口,小丽先敲了敲门,然后推开:“妈,周叔叔来了。”
张秀芳正靠在床头,手里拿着一本小宝的照片册。听到声音,她抬起头,看到周建国站在门口,眼睛一下子就红了。
周建国走进病房,看着躺在床上的张秀芳,眼眶也湿了。他想说点什么,可话到嘴边,却只变成了一句:“秀芳,你受苦了。”
张秀芳摇了摇头,眼泪落了下来:“我没事,让你担心了。”
小丽识趣地退了出去,把空间留给他们两人。她站在走廊里,看着窗外的阳光,心里慢慢踏实下来。她知道,母亲的生活里,终于要迎来新的暖阳了。
病房里,周建国坐在床边,握着张秀芳的手。他没问孩子的事,也没问手术的事,只是絮絮叨叨地跟她说着家里的情况——说他走之前把家里的门窗都锁好了,说楼下的王婶答应帮他喂那只流浪猫,说他带了她爱吃的酱菜,放在行李箱里了。
张秀芳静静地听着,偶尔插一句话,眼神里的恐慌和愧疚慢慢褪去,只剩下安稳。
“我对不起你,”周建国突然说,声音有点哽咽,“要是我那时候能冷静点,就不会让你受这么大的罪了。”
“不怪你,”张秀芳看着他,“是我自己的决定,我不后悔。”
她不是不后悔那次糊涂事,而是不后悔认识他——如果不是他,她这三年的日子,会更孤单。
后来,周建国就在西安住了下来。他找了个附近的小旅馆,每天早上来医院给张秀芳送早餐,中午和晚上帮小丽做饭,然后送到医院来。有时候小丽要去上班,他就留在病房里,陪张秀芳说话,帮她擦手擦脸,帮她翻身子。
医院里的护士和病友都以为他是张秀芳的丈夫,没人说闲话,反而都羡慕她:“你家老伴真体贴,对你真好。”
每次听到这话,张秀芳都会有点不好意思,可心里却暖暖的。周建国也不解释,只是笑着说:“她是我媳妇,我不对她好对谁好。”
张秀芳出院那天,志强开车来接她,周建国拎着她的行李,小丽抱着小宝。小宝看到张秀芳,伸出小手要她抱,嘴里还含糊地喊着“奶奶”。
张秀芳抱着小宝,心里满是幸福。她看了一眼身边的周建国,又看了一眼小丽和志强,突然觉得,这样的日子,就是她想要的。
回到家,小丽把主卧收拾出来,让张秀芳和周建国住,她和志强住次卧。周建国一开始不肯,说他住客厅就行,可小丽说:“周叔叔,您就听我的,以后这里就是您的家,您别客气。”
周建国看着小丽真诚的眼神,又看了看张秀芳,终于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日子,过得很平静,却很温暖。周建国每天早上起来买早餐,然后帮张秀芳收拾房间;张秀芳身体好点了,就帮着带小宝,做些简单的家务;小丽和志强下班回来,就能吃到热乎的饭菜,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聊聊天,说说笑笑。
有一次,小丽跟张秀芳聊天,问她以后打算怎么办。
张秀芳看着客厅里陪小宝玩的周建国,笑着说:“等我身体再好点,就跟他去领个证。不图啥,就想有个人陪着,一起过日子。”
“好啊,”小丽笑着说,“到时候我给你们办个简单的婚礼,咱们一家人一起吃个饭。”
张秀芳点了点头,眼泪又落了下来,这次却是幸福的眼泪。
她曾经以为,丈夫走后,她的人生就只剩下孤单了。她以为来西安帮女儿带孩子,就是她余生的全部意义。可她没想到,在她47岁这一年,还能遇到一个真心待她的人,还能有一个完整的家。
那天晚上,周建国陪小宝睡着后,回到卧室。张秀芳靠在他怀里,听着他的心跳声,觉得特别安稳。
“以后,咱们再也不分开了。”周建国抱着她,声音很轻,却很坚定。
“嗯,不分开了。”张秀芳闭上眼睛,嘴角带着笑容。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洒在房间里,温柔而明亮。这个曾经充满秘密和恐慌的家,如今充满了爱和温暖。张秀芳知道,未来的日子里,或许还会有风雨,但只要他们一家人在一起,就什么都不怕了。
08
半年后,张秀芳的身体彻底恢复了。小丽和志强帮她和周建国办了一个简单的婚礼,就在家里,邀请了几个相熟的邻居和朋友。
那天,张秀芳穿了一件红色的连衣裙,周建国穿了一件新的衬衫,两人站在客厅里,接受大家的祝福。小宝被小丽抱着,手里拿着一个小花束,递到张秀芳手里,嘴里喊着“奶奶,漂亮”。
张秀芳接过花束,看着身边的周建国,看着女儿和女婿,看着怀里的小宝,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有爱人,有孩子,有家人,有温暖。
婚礼结束后,邻居李太太拉着张秀芳的手,笑着说:“秀芳,你真是好福气,周大哥是个好人,你们俩要好好过日子。”
“谢谢李姐,我们会的。”张秀芳笑着说。
晚上,大家都走了,小丽帮着收拾房间,志强抱着小宝在客厅里玩。张秀芳和周建国坐在阳台上,看着外面的夜景。
“时间过得真快,”周建国叹了口气,“还记得去年冬天,我送你去西安,那时候还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是啊,”张秀芳靠在他肩膀上,“那时候我还怕,怕小丽不接受,怕别人说闲话,可现在想想,都是瞎担心。”
“还是小丽懂事,”周建国说,“她是个好姑娘,你把她教得好。”
“她也是你的女儿,”张秀芳笑着说,“以后咱们一起疼她,疼小宝。”
周建国点了点头,握紧了她的手。
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柔而宁静。张秀芳知道,她的人生,终于翻开了新的一页。这一页里,没有孤单,没有恐慌,只有爱和温暖,只有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
后来,周建国在小区附近找了个看大门的工作,不忙,还能照顾家里。张秀芳每天带着小宝在小区里玩,和邻居们聊天,日子过得很惬意。
小丽有时候会跟母亲开玩笑:“妈,您现在可比以前开心多了,脸上的笑容都多了。”
张秀芳笑着说:“是啊,现在有你周叔叔在,有小宝在,有你们在,我怎么能不开心呢。”
有时候,张秀芳会想起那个藏了七个月的秘密,想起那段恐慌的日子。她会庆幸,庆幸自己最终说了出来,庆幸女儿的理解,庆幸周建国的等待。
她知道,生活不会一帆风顺,总会有意外和坎坷,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夕阳下,小区的公园里,张秀芳抱着小宝,周建国在旁边陪着,小丽和志强走过来,一家人笑着,聊着,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这画面,温暖而美好,就像他们未来的日子,充满了希望和幸福。
发布于:河南省胜亿配资-配资公司有哪些-全国排名前十配资公司-线上配资平台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